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正文内容

民宿游学课程火爆

民宿研究院5个月前 (04-03)行业资讯1420
近年来,民宿游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体验方式迅速走红,不仅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独特的学习与旅游相结合的机会,也为民宿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其火爆的背后,一些变味现象和教育问题逐渐浮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民宿游学课程以“行走的课堂”之名迅速崛起,成为教育领域和文旅产业融合的典型代表。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7.65亿,其中非遗体验、博物馆游等文化主题项目占比显著提升,而民宿作为研学旅行的载体,订单量同比增幅高达175%。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教育理念的革新,也暗含民宿行业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

一、民宿游学的火爆:入住率与收益的“双重保障”

640 (31).jpg

民宿游学将教育与旅游深度融合,近年来在市场上呈现出火爆趋势,尤其是在寒暑假等旅游旺季,成为民宿经营的重要支柱。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民宿的入住率,还为其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1. 入住率提升的“兜底”效应
民宿游学项目通常以团队形式开展,一次性预订多间客房,能够显著提高民宿的入住率。以云南大理为例,2023年暑期,一家民宿接待了来自全国的10个游学团队,入住率从平时的50%激增至90%。尤其在旅游淡季,游学项目为民宿提供了稳定的客源,起到了入住率“兜底”的作用。这种模式有效缓解了民宿经营的季节性波动,成为许多民宿业主的“救命稻草”。
2. 收益的稳定增长
除了提升入住率,民宿游学还为民宿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以某民宿为例,单次游学项目的收入可达数万元,且由于游学通常为期数天,学生和家长在民宿内的餐饮、活动等额外消费进一步增加了利润。据统计,2023年全国民宿游学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种收益的稳定性,为民宿经营者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
民宿游学的火爆,既是教育与旅游结合的创新成果,也为民宿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然而,繁荣的表象下,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二、民宿游学的变味:偏离游学与研学的初衷

640 (54).jpg

尽管民宿游学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但部分项目逐渐偏离了游学和研学的本质,演变为艺术类课程甚至K12学科补习的变相开展,引发了广泛争议。
1. 艺术类课程的泛滥
一些民宿游学项目打着“艺术教育”的旗号,实际内容却局限于绘画、音乐等室内课程,未能体现游学“行中求知”的核心理念。例如,某民宿推出的“艺术夏令营”,宣传中声称提供“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体验”,但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画画或制作手工艺品,与当地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结合微乎其微。这种做法不仅削弱了游学的教育价值,也让民宿的独特优势无从发挥。
2. K12课程的变相开展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民宿游学项目开始涉及K12教育内容,如语文、数学等学科补习。例如,某民宿在暑期推出的“学习营”声称“寓教于乐”,但每天安排数小时的学科辅导,与游学和研学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现象不仅偏离了游学的教育宗旨,还可能触及教育政策的红线,存在合规性风险。家长对此也颇有微词,认为“花了游学的钱,却上了补课的课”。
民宿游学的变味,不仅损害了其作为教育创新模式的声誉,也让学生和家长的期待落空。游学本应以文化体验和实践教育为核心,而非沦为传统教培的延伸。
三、变味的乱象:从研学创新到商业擦边
尽管民宿游学发展迅猛,但其野蛮生长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甚至偏离教育初衷。
1. 课程异化:艺术与K12教育的“擦边球”
部分民宿游学课程已演变为变相补课。例如,某民宿与培训机构合作推出“数学思维营”,白天游览景点,晚上集中授课奥数内容;另一些机构以“艺术研学”为名,实则为美术考级集训。这类课程利用民宿的“非教育场地”属性规避监管,家长投诉称:“宣传页写着‘自然探索’,结果孩子每天做试卷,与补习班无异。” 更甚者,部分高端民宿以“插班海外名校”为噱头,收取数万元费用,实际仅安排校门口打卡。
2. 安全与教育的双重隐患
安全漏洞:多地曝出研学团住宿条件恶劣,如50名女生共用3间宿舍、临时板房无消防设施等。重庆某民宿因教官殴打学生被家长起诉,暴露了从业者资质审核的缺失。
性教育盲区:偏远山区民宿游学中,女生因月经初潮恐慌、男生遗精误解等案例频发,而课程设计普遍忽视青春期教育。更严峻的是,云南某民宿曾发生17岁女生险遭性侵事件,折射出安全监管的薄弱。
3. 心理与社会风险
商业化导向的课程设计加剧了教育焦虑。某机构推出的“清北学霸陪伴营”,以“与状元同住”为卖点,定价日均超2000元,却仅安排合影环节,被批评“制造攀比心理”。此外,青少年在集体活动中易遭遇语言暴力或社交排斥,而民宿缺乏专业心理辅导机制,可能导致长期心理创伤。
四、游学中的教育问题:安全与心理健康的隐患
民宿游学的火爆在为学生带来新奇体验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教育问题,尤其是安全隐患和心理健康风险,亟待引起重视。
1. 安全问题凸显
民宿游学常涉及户外活动和集体生活,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然而,部分民宿缺乏专业指导和应急预案,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2023年某民宿游学项目在组织徒步活动时,因未配备专业向导,一名学生不慎受伤,引发社会热议。安全管理的缺失,不仅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对民宿游学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
2. 性教育与性骚扰问题
青少年在外出游学时,性教育和性骚扰问题不容忽视。许多民宿游学项目缺乏系统的性教育指导,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可能面临性骚扰风险。据调查,2023年全国范围内超10%的游学项目存在性教育缺失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在游学后反映曾遭遇不当行为。这些事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亟需加强关注和防范。

3. 心理健康的影响

640 (55).jpg

游学中的集体生活和陌生环境,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因适应不良而感到孤独或焦虑,甚至出现心理困扰。例如,某学生在游学结束后表示,因与同伴相处不融洽而感到压抑,影响了后续学习状态。民宿经营者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辅导。
这些教育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民宿游学并非单纯的商业机会,更需承担起教育责任,确保学生的身心安全。
五、正本清源:回归教育本质的优化路径
要让民宿游学真正成为教育创新的载体,需从课程设计、行业规范、社会监督等多维度入手。
1. 课程设计的“三重构”
在地化重构:借鉴云南民宿协会推荐的“非遗传承+民宿”模式,将地方文化(如白族扎染、东巴文字)转化为深度体验课程,避免同质化。
专业化重构:引入教育专家参与研发,如客栈联盟联合广东外语艺术大学高校开设导师培训,以及云南省旅游民宿协会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开展民宿培训课,确保课程符合教育学理。
伦理化重构:增设青春期教育模块。参考某山区小学的性教育课程,通过动画、情景剧等形式普及生理知识,并建立应急干预机制。
2. 行业监管的“三重防线”
资质门槛:推行研学导师持证上岗制度,如人社部“研学旅行指导师”认证,杜绝兼职大学生充当导师。
安全标准:强制民宿投保公众责任险,配置独立监控与紧急医疗站。参考重庆岚嘉喜麓民宿的“安全闭环”管理,从住宿、餐饮到活动均通过ISO认证。
价格透明:建立课程成本公示机制。如云南民宿协会要求会员明示师资、食宿、保险等费用占比,杜绝虚假宣传。
3. 社会协同的“三方合力”
家校联动:家长需摒弃“砸钱买教育”心态,优先选择课程内容而非品牌噱头。可通过前置调研(如参与试听课)评估课程价值。
政策引导:借鉴江苏、江西等地出台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明确教育、文旅、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合执法权,严查资质挂靠、超范围经营等行为。
行业自律:呼吁民宿经营者坚守教育底线。如云南民宿协会发起“零擦边”承诺,拒绝与学科类培训机构合作,并设立举报奖励基金。

六、云南民宿的实践:社会责任与教育创新的典范

640 (31).jpg

云南民宿凭借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成为民宿游学的热门目的地。其在发展游学项目时,不仅关注民宿的经济效益,更展现了对社会核心价值的关怀。
1. 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合
云南民宿通过与当地民族文化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例如,丽江某民宿推出的“纳西文化之旅”,让学生学习东巴文字、传统音乐和手工艺制作,深受喜爱。这种深度融合的文化体验,不仅提升了游学的教育价值,也增强了民宿的吸引力。
2. 社会责任的履行
云南民宿在游学运营中注重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例如,某民宿配备专业安全员和心理咨询师,确保学生身心无忧。此外,许多民宿与当地学校合作,为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游学机会,履行社会责任。这种做法赢得了社会认可,也为民宿树立了良好形象。
3. 创新与合规并重
云南民宿在创新游学项目时,严格遵守政策,避免涉足敏感领域。例如,某民宿推出的“自然科学探索”项目,聚焦生态教育而非学科补习,既满足了教育需求,又确保了合规性。这种平衡创新与合规的做法,体现了云南民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云南民宿的实践,为全国民宿游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现了民宿在教育创新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最后,让民宿游学回归教育初心
民宿游学作为教育与旅游结合的创新模式,拥有广阔前景。然而,其火爆背后暴露出的变味现象和教育问题,提醒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民宿经营者应回归游学和研学的本质,加强安全管理与政策合规,确保项目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
云南民宿的实践表明,通过文化融合、社会责任与合规经营,民宿游学能够摆脱教培擦边的嫌疑,成为教育创新的典范。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民宿游学回归教育初心,为学生提供优质体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官方网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nminsu.org.cn/?id=61

分享给朋友:

“民宿游学课程火爆” 的相关文章

民宿江湖:高端的孤独与伪高端的喧嚣

民宿江湖:高端的孤独与伪高端的喧嚣

  1.高端民宿的定义 :高端民宿并非仅靠豪华装潢,核心是细节和体验,要有灵魂、能讲故事,从设计到服务让住客有“专属定制”感。     2. 高端民宿的标准 :设计要有创意、融入当地文化与自然景观;位置需远离喧闹市中心,带来宁静感;服务要定制化,照顾住客个性需...

别被“高端”迷惑:如何成为高端民宿

别被“高端”迷惑:如何成为高端民宿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个性化旅行体验需求的不断增长,民宿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无论是城市周边的短途度假,还是远离喧嚣的深度旅行,民宿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越来越多旅行者的首选。然而,随着市场的膨胀和资本的涌入,民宿行业内部逐渐出现了不平衡现象,特别是在高端民宿领域。“高端”一词被滥用,以...

民宿财务管理

民宿财务管理

民宿财务管理:如何在旺季和淡季保持健康的现金流民宿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和季节性旅游的影响,许多民宿在旺季可以轻松盈利,却在淡季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如何在旺季最大化盈利并有效维持淡季现金流,成为民宿经营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从现金流管理、成本控制、收入多样化等角度...

后疫情时代的民宿营销:如何在淡季保持竞争力与活力

后疫情时代的民宿营销:如何在淡季保持竞争力与活力

引言在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逐渐复苏,但民宿行业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淡季时期,如何维持客流量和收益,成为民宿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会长贺双全曾指出,民宿行业的季节性波动是常态,但通过合理的营销策略、资源优化以及与市场变化的有效结合,民宿可以在淡季保持竞争力并开拓新市场。1....

秋季的美景与商机:如何在云南的秋天经营出色的民宿体验

秋季的美景与商机:如何在云南的秋天经营出色的民宿体验

引言秋天的云南,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这为民宿行业提供了巨大的经营机会。作为一年中的旅游高峰之一,秋季是众多游客追寻大自然与文化融合的理想时间,而民宿业者能否把握这一季节的商机,打造出令人流连忘返的住宿体验,决定了这个季节的成败。尤其在国庆黄金周来临时,如何将自然美景与特色服务结合,成为民宿盈利的关键...

“网红”已死,内容为王?

“网红”已死,内容为王?

“网红”已死,内容为王?民宿主,你的品牌故事真讲对了吗?“老板,隔壁那家民宿又在小红书刷屏了!他们那个‘悬崖泡池’太出片了,我们是不是也得赶紧搞一个?”“李总,听说XX网红要来我们这边踩点,您看咱们是不是得‘表示表示’,争取让他发个笔记?”这样的对话,或许正发生在无数个民宿经营者的日常里。在这个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