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正文内容

节日经济坐地起价?旺季民宿如何平衡收益与口碑?

民宿研究院1周前 (04-17)行业资讯140

每逢节假日,旅游城市的民宿价格往往水涨船高,成为游客热议的话题。在云南大理的三月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临沧的摸你黑节、墨江的双胞胎节等节日期间,民宿涨价似乎已成惯例。据媒体爆料,2025年西双版纳泼水节期间,部分民宿价格涨幅高达5-20倍,却依然一房难求。这种“坐地起价”的现象,究竟是节日经济的常态,还是民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悖论?旺季高收益与淡季低收入的极端对比,让民宿主陷入两难:旺季不涨价,别人赚得盆满钵满;涨价过高,又可能损害口碑,甚至触碰道德与法律的红线。如何在节日经济中平衡收益与口碑?总量庞大的民宿市场,除了延长旺季时间、优化淡季营销,还能有哪些新模式?

640 (6).jpg

一、节日经济的涨价逻辑:常态还是乱象?

1.1 节日涨价的普遍现象

节日期间,旅游城市的民宿涨价几乎成为行业潜规则。以云南为例,大理三月街期间,普通民宿价格从淡季的200元/晚飙升至400-800元/晚;西双版纳泼水节期间,部分民宿甚至从300元/晚涨至3000元/晚,涨幅高达10倍以上。据云南民宿协会统计,2024年全省11万家民宿在节假日平均价格上涨2-5倍,且入住率仍保持在90%以上。这种供需失衡下的价格飙升,似乎印证了市场经济的逻辑:需求激增,价格自然上涨。
游客对此态度不一。一位北京游客表示:“泼水节一年就一次,贵点也能接受。”但也有游客吐槽:“涨到20倍太离谱,感觉被宰了,再也不会来云南旅游了。”这种分化反映了节日涨价的复杂性: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容易引发负面情绪。

1.2 坐地起价的背后驱动

  • 供需失衡:节日期间游客集中涌入,而民宿供给有限。以西双版纳为例,泼水节期间日均游客量超过50万人次,而当地民宿总数仅约5000家,平均每家需接待10倍于平日的客流。

  • 成本上升:旺季人工、物资和服务成本显著增加。一位大理民宿主透露:“节日期间清洁工工资翻倍,食材价格上涨30%,不涨价就亏本。”

  • 机会成本:旺季是民宿全年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云南民宿淡季入住率不足26%,旺季收入往往占全年70%以上。不涨价,意味着放弃弥补淡季亏损的机会。

然而,5-20倍的涨幅已超出合理范围。在大理运营多年民宿经验,经历过多次旺季淡季交叉,从提前一个月满房到预留一部分房型作为保留房待售,云南旅游民宿协会会长贺双全指出:“涨价可以理解,但过度坐地起价不仅损害游客体验,也让行业陷入恶性循环。”MTB主题客栈曾经提前一个月也无法预定,坚守了全年不涨价的原则,但是收益甚微。而做好全年价格策略的隐邦民宿可以做到收入可观。

1.3 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价格法》明确禁止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行为,但节日涨价的监管存在灰色地带。一方面,民宿作为市场主体有定价自由;另一方面,过高涨幅可能被视为扰乱市场秩序。2024年,西双版纳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泼水节期间民宿涨价投诉超200起,但因缺乏明确标准,仅少数案例被处罚。这种监管缺位,让“坐地起价”屡禁不止,同时也挑战着民宿主的道德底线。

640 (11).jpg

二、旺季民宿的困境:收益与口碑的博弈

2.1 高收益的诱惑

节日经济的短期暴利对民宿主极具吸引力。以墨江双胞胎节为例,一家民宿平时每晚不到200元,节日期间涨至700元,5天收入可达5000元,相当于淡季两个月的收益。旺季不涨价,意味着将利润拱手让人。一位民宿主坦言:“你不宰客,别人宰客赚钱,淡季大家都亏,谁也撑不住。”

2.2 口碑的隐性成本

然而,高价往往伴随着口碑下滑。小红书上,“西双版纳泼水节民宿太贵”“大理三月街被坑”的帖子频现。一家民宿因节日涨价至3000元/晚,被游客评为“性价比极低”,次年订单量下降30%。云南民宿协会也多次发出警告:“旺季赚快钱容易,但失去口碑,等于砸了自己的招牌。”

2.3 淡季的生存难题

淡季收入不足是涨价的深层原因。2024年云南民宿年化入住率仅32%,淡季平均每晚收入不足100元,难以覆盖房租和人工成本。这种极端分化让民宿主不得不依靠旺季“回血”,但过度依赖节日经济,反而加剧了行业的不稳定性。

三、平衡收益与口碑:现有模式的探索

3.1 延长旺季时间

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延长旺季周期是一种策略。例如,临沧摸你黑节原本仅持续3天,当地民宿联合推出“摸你黑文化周”,包括民族表演和手工艺体验,将客流周期延长至10天,2024年收入增长25%,价格涨幅控制在2倍以内,游客满意度提升至85%。

3.2 淡季营销创新

淡季营销是缓解旺季压力的关键。一些民宿通过“淡季特惠套餐”吸引客流,如大理一家民宿推出“冬日暖阳计划”,包含住宿和温泉体验,淡季入住率从20%提升至50%。此外,联合OTA平台推出早鸟优惠,也能锁定淡季订单。

3.4 动态定价策略

借鉴酒店行业的动态定价,民宿可根据供需实时调整价格,避免一刀切的暴涨。例如,一家西双版纳民宿在泼水节前通过算法预测客流,涨幅控制在3倍以内,口碑评分仍维持在4.8分(满分5分),实现了收益与口碑的双赢。民宿价格的动态调整课程,云南民宿协会的民宿加油站课程正在组织公益课程,免费进行培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一下。

四、新模式突围:康养旅居的潜力

4.1 康养旅居补齐淡季短板

单一的节日经济难以支撑民宿全年发展,康养旅居作为新兴模式,或能补齐淡季短板。旅居强调长期居住和深度体验,康养则结合健康需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平滑淡旺季波动。以贵州为例,一家民宿推出“冬季康养旅居套餐”,包含温泉和养生餐,年入住率稳定在60%,淡季收入占比提升至40%。

深耕民宿十多年的贺双全就是在2017年通过MTB客栈试水“一价全包”旅居项目,包含住宿、餐饮和文化活动,平均入住时长达6天,复购率超26%。他认为:“旅居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让民宿从短期住宿转向生活方式体验。”

640 (9).png

4.2 闲鹤庄的高端旅居探索

2024年,大理探索文化推出了“闲鹤庄旅居民宿”品牌,定位高端康养旅居,瞄准银发经济和高端客群以及数字游民市场。该品牌通过适老化设计(如无障碍设施)、健康服务(如体检套餐)和文化活动(如茶道课程),吸引了大量游客。试点项目数据显示,平均入住时长15天,客单价超2000元,淡季入住率仍保持在75%以上。闲鹤庄旅居康养民宿,计划通过联盟和加盟模式,5年内覆盖全国主要旅居目的地,打造中国第一旅居民宿康养品牌。

4.3 康养旅居的优势与挑战

  • 优势:一是延长客流周期,二是迎合老龄化趋势。据统计,202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银发族民宿订单增长50%。三是提升溢价能力,高端康养旅居客单价远超传统民宿。

  • 挑战:一是前期投入高,二是服务专业化要求高。贺双全坦言:“康养旅居需要医疗资源和专业团队,中小民宿主需谨慎评估资源。”

五、节日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5.1 政策监管的完善

遏制“坐地起价”需加强监管。2024年,云南尝试推出“节日价格指导线”,建议涨幅不超过3倍,并对违规者罚款5万元。未来可借鉴此模式,建立全国性标准,平衡市场自由与消费者权益。

5.2 行业自律与联盟合作

民宿协会可发挥作用,推动行业自律。例如,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2024年倡议“旺季价格透明化”,参与民宿的投诉率下降20%。通过联盟共享资源,还能降低营销成本,提升淡季竞争力。

5.3 多元收入模式的构建

节日经济不应是唯一支柱。中小民宿主可探索餐饮、文创、活动策划等多元收入来源。例如,一家香格里拉民宿推出“哈巴雪山落日下午茶”套餐,年收入增加15万元,淡季也能盈利。

六、结语:收益与口碑并重,未来可期

节日经济下的“坐地起价”,既是民宿行业逐利的现实,也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悖论。旺季的高收益诱惑与淡季的生存压力,让民宿主在道德、法律与利润间摇摆。然而,过度涨价只会透支口碑,损害行业长远利益。延长旺季、优化淡季营销、探索康养旅居等新模式,是平衡收益与口碑的可行路径。
高端旅居品牌“闲鹤庄”的试验也证明,高端康养旅居不仅能补齐淡季短板,还可能成为民宿行业的下一个风口。中小民宿主们,节日经济的红利固然诱人,但如何在旺季赚得合理,在淡季活得从容,才是真正的考验。未来,收益与口碑并重的民宿,才能在市场中屹立不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官方网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nminsu.org.cn/?id=97

分享给朋友:

“节日经济坐地起价?旺季民宿如何平衡收益与口碑?” 的相关文章

打破OTA桎梏,拥抱私域流量:民宿行业的变革之路

打破OTA桎梏,拥抱私域流量:民宿行业的变革之路

前言      近年来,随着OTA平台在旅游住宿市场的强势崛起,越来越多的民宿主逐渐依赖这些平台获取客源。然而,随之而来的高佣金和价格战问题使得民宿行业陷入了利润缩减、客源不稳定的困境。最近,华住酒店集团发起的对OTA的反击,再次引发了对平台控制权问题的关注。...

从政策到实践:文旅融合如何推动民宿行业创新?

从政策到实践:文旅融合如何推动民宿行业创新?

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文)国发〔2024〕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

数字游民与民宿的融合:如何抓住这一新兴市场?

数字游民与民宿的融合:如何抓住这一新兴市场?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推进,工作方式的变革已经成为显著的社会趋势。传统的“朝九晚五”办公模式正在逐渐被远程工作取代,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工具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程办公,这个群体被称为“数字游民”。数字游民不再受限于固定的办公地点,他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自由工作,这...

情感经济与民宿业

情感经济与民宿业

潜入分解OTA规则深渊:如何在规则升级中逆袭民宿运营一、OTA 与民宿的紧密关联OTA 作为在线旅游机构,在民宿获客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通过 OTA 平台预订民宿。据统计,在住宿行业,有 80% 以上的订单都来自 OTA 平台。这意味着民宿如果想要提...

不断崛起的数字移民对民宿行业发展促进和正向可能

不断崛起的数字移民对民宿行业发展促进和正向可能

1. 民宿行业发展背景1.1 数字游民兴起背景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这一概念最早源于1997年日立公司前CEO牧野二雄(Tsugio Makimoto)的著作《数字游民》,指的是依靠互联网创造收入,并借此打破工作与工作地点间的强关系,达成不受地域限制、全球移动生活的人群。近年来,数字...

民宿无摄像头影响力

民宿无摄像头影响力

民宿‘无摄像头认证’的意义与市场价值:隐私安全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对隐私保护的日益关注,民宿行业中涉及隐私安全的事件频发,尤其是一些关于民宿内安装摄像头的新闻,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作为一个新兴且受欢迎的住宿形式,民宿必须在保障游客隐私安全方面加倍努力,否则将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云南省旅游民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