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茗宿发展大会在福建召开
武夷山,2025年4月18日——在首届全国茗宿发展大会暨海峡两岸(福建)茗宿发展交流活动上,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作为协办单位,携云南茗宿发展经验亮相武夷山。协会会长贺双全率团队参与大会,并发表题为《以云南茗宿为视角:新茶饮赋能民宿产业升级》的主旨演讲,引发行业对“茶宿共生”模式的深度思考。
云南实践:从“茶叶大省”到“茗宿标杆
作为全国第二大茶叶产区,云南拥有普洱茶、滇红等世界级茶品牌,同时坐拥苍山洱海、丽江古城等文旅资源。贺双全在演讲中指出:“云南的民宿产业与茶文化天然契合。以帕哎冷古茶庄园民宿(国家甲级民宿)、西双版纳菩提帕莎度假民宿、景迈山柏联酒店等为代表的‘云南茗宿’,已探索出‘茶园即民宿、制茶即体验、茶品即消费’的全链条模式。”
他以普洱市帕哎冷古茶庄园民宿为例,这座藏身于千年古茶林中的民宿,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理念,将15栋传统干栏式建筑改造为茶文化主题客房,每间客房均配有专属古茶树认养服务。游客可参与采茶、制茶、封茶仪式,民宿年接待茶旅体验者超2万人次,带动周边茶农增收30%以上。而西双版纳菩提帕莎度假民宿则以“庄园式茶生活”为特色,依托300亩有机茶园,打造“古树茶采摘—傣族茶俗体验—雨林茶宴”沉浸式动线,其“茶山星空晚宴”成为网红打卡项目,2024年入住率高达92%。
“云南茗宿不仅是住宿空间,更是茶文化传播的活态载体,是乡村振兴的‘黄金纽带’。”贺双全强调。
行业再造:茗宿品牌的三大破局价值
贺双全从云南经验出发,提出茗宿品牌对行业的深远影响:
1. 打破同质化困局
“以帕哎冷古茶庄园民宿为例,其以‘世界遗产茶山’为IP,将布朗族祭茶祖仪式融入住宿体验,客房内陈列百年茶马古道文物,让游客‘睡在茶文化博物馆中’。这种差异化设计使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甲级民宿之一。”
2. 延长产业链价值
云南茗宿已形成“民宿+茶山认养+茶品电商”模式。西双版纳菩提帕莎度假民宿独创“茶庄园会员制”,会员可远程认领古茶树,通过民宿5G慢直播实时观察茶叶生长,年会员复购率达75%。贺双全透露:“2024年,云南茗宿带动茶叶衍生品销售额突破2亿元,其中民宿自营茶品牌占比达60%。”
3. 激活非遗新生态
临沧凤庆滇红茶制作技艺、傣族竹筒茶习俗等非遗项目,通过茗宿体验课程实现“活态传承”。在帕哎冷古茶庄园民宿,游客可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石模压茶工艺,亲手制作“可以带走的茶文化记忆”。
未来图景:云南的“茗宿+”战略
面对行业向疗愈化、社群化、智慧化发展的趋势,贺双全提出云南的三维行动路径:
疗愈化:依托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资源,开发“茶山冥想”“森林茶疗”等康养产品;
社群化:构建“云南茗宿联盟”,打通跨区域茶旅线路(如“普洱茶马古道环线”);
智慧化:与携程、飞猪合作推出“云茶宿”数字平台,实现“一键预约采茶—制茶—宿茶”全流程。
“云南计划3年内培育100家省级‘金宿级’茗宿,让每一片茶叶都成为民宿故事的讲述者。”贺双全的愿景赢得全场掌声。
两岸共鸣:云南标杆引发行业共振
云南的实践引发两岸业者热议。台湾创意民宿协会理事长林佳民特别提及西双版纳菩提帕莎度假民宿:“这种庄园式茶宿与台湾的薰衣草森林民宿理念相通,未来可探索‘滇台茗宿互认计划’,让台湾游客在云南体验古树茶,让大陆客群在日月潭品味东方美人茶。”
大会期间,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与福建、浙江等省签署《茗宿产业协同发展备忘录》,帕哎冷古茶庄园民宿**更作为标杆案例被纳入全国《茗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制定参考体系。
结语
从武夷山到景迈山,从帕哎冷古茶庄园的千年茶韵到菩提帕莎的雨林茶香,茗宿正以一片茶叶的温度,重构民宿产业的底层逻辑。正如贺双全所言:“当民宿遇见茶文化,我们不仅卖一间房、一杯茶,更是在贩卖一种‘中国式诗意生活’。”云南作为先行者,以国家甲级民宿为旗,以庄园经济为帆,或将引领这场“茶香里的产业革命”,让世界看见中华茶旅融合的无限可能。
(本文由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供图)